今年年初,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公布了一組數字:2003年全國造船完工同比增長45%,新接訂單同比增長182%,船舶出口同比增長57%。這組數字說明,去年我國造船經濟指標大幅攀升。對此,業界普遍認為,國際船舶制造業開始迅速復蘇,這是中國船業追趕日、韓的最佳時機。 從1994年開始,中國造船產量一直居世界第三位。2003年,中國承接新船訂單近1800萬噸,占世界的份額由2002年的13%提高到18%。
中國船舶制造企業取得如此突出成績,其背景是2003年國際造船市場異常繁榮。國際航運市場能夠提供的造船訂單每年穩定在4000-5000萬載重噸,而去年全球船舶制造業承接的訂單最保守的估計也在1億噸以上。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,作為世界第一造船大國的韓國,2003年1至9月承接新船訂單382艘,而世界排名第二的日本承接新船訂單397艘。
對新增海運能力的巨大需求,使得國際船業已經成為賣方市場。一些船東為了縮短工期而加大了資金投入,但更多的是有錢也訂不到船,國內船廠的任務量早已經排到了2007年。據一位船廠老總介紹,他們廠仍備有3條生產線可以安排開工,但這并沒有對外公開,他相信,過一段時間,船舶訂單價格還將進一步有利于船舶制造企業。據中船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陸錫華介紹,目前船舶訂單價格已經較去年增加了10%-12%,17.5萬噸好望角型散貨船現在的定價約為4100萬美元,而去年6月的訂單才3500萬美元左右。船舶制造業已進入賣方市場,業界相信船價還將進一步上升。
未來10年,在中國東部沿海的長江口、渤海灣和珠江口將崛起世界級的造船工業基地。中船集團已與上海市政府合作,到2015年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廠。上海在長江口的長興島預留了8公里長的海岸線,用來建設世界最先進的造船基地。屆時,它將成為繼上海外高橋造船基地之后,中國本世紀規模更大、設施更先進、生產品種更為廣泛的造船總裝基地。
而中船重工集團也與遼寧省合作,計劃到2015年在環渤海灣地區形成年產700萬噸的造船規模,成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造船企業集團。在珠江口,廣州市政府已于去年與中船集團簽署了《關于推進廣州南沙造船基地建設的合作協議》,一期將投資45億元,在廣州南沙開發區建設華南最大的造船基地。
隨著未來長江口、渤海灣及珠江口等大型造船基地的建成,今后中國造船能力又將提升到新的世界水平,向中國成為世界第一造船大國的目標邁進。據透露,中國造船業界已提出了明確的時間量化目標:5年之內在國際造船市場的占有份額要達到15%,到2010年達到20%以上。在今后10年內,中國造船企業新船訂單年承接量可能達到1000萬總噸,屆時造船設施生產能力也要超過1000萬總噸。去年中國造船企業接獲新船訂單總計2531萬總噸,占世界市場份額不到6%。 |